芍药被称为花中什么
一、芍药被称为花中什么
芍药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
芍药是芍药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分枝黑褐色。茎高40-70厘米,无毛。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花瓣9-13,倒卵形,花瓣各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花丝长0.7-1.2厘米,黄色。蓇葖长2.5-3厘米,直径1.2-1.5厘米,顶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8月。
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在中国分布于江苏、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四川、贵州、安徽、山东、浙江等省及各城市公园也有栽培。在中国东北生长于海拔480-700米的山坡草地及林下,在其它各省生长于海拔1000-2300米的山坡草地。
扩展资料
供盆栽的要选择株型较矮、适应性强、花色鲜艳的重瓣或半重瓣品种。供采收鲜切花的除选花大、瓣多、色艳、型美、花期长外,还要求梗高而硬、根系发达、分枝力强、生长旺盛的品种。
选地与药用栽培相同。整地时施入腐熟堆肥、栏肥等3000千克。栽植前用1%氯化苦或甲醛进行土壤消毒。盆栽可选用口径25-30厘米、深20-25厘米瓦盆。对培养土要求疏松、肥沃、易排水。
二、芍药花到底是什么样子啊?
芍药花简介
芍药,属毛莨科,(Ranunculaceae) 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别名将离、婪尾春、余容、犁食。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
原产我国北部和西伯利亚,主产山东、安徽,浙江、四川、贵州等省,均系栽培。我国的传统名花,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公认的花中之相,与花中之王牡丹齐名。花有芳香,单生枝顶;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一5月。
芍药的肉质块根为重要中药材,白芍更为名贵,有镇痛解热等功效。野生芍药根为赤芍,性微寒,味苦,功能凉血、散瘀。
称“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功能调肝脾、和营血,主治血虚腹痛、肋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等症。野生的芍药,根掘后即成“赤芍”,性微寒、味苦,功能凉血、散瘀凝滞、经闭
芍药花简介
芍药,属毛莨科,(Ranunculaceae) 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别名将离、婪尾春、余容、犁食。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
原产我国北部和西伯利亚,主产山东、安徽,浙江、四川、贵州等省,均系栽培。我国的传统名花,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公认的花中之相,与花中之王牡丹齐名。花有芳香,单生枝顶;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一5月。
芍药的肉质块根为重要中药材,白芍更为名贵,有镇痛解热等功效。野生芍药根为赤芍,性微寒,味苦,功能凉血、散瘀。
称“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功能调肝脾、和营血,主治血虚腹痛、肋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等症。野生的芍药,根掘后即成“赤芍”,性微寒、味苦,功能凉血、散瘀凝滞、经闭、胁痛、赤痢、痈肿等症。
三、芍药发芽后为什么叶子是卷卷的呢?
芍药发芽后的叶子卷卷是因为还没有长开,等几日叶片就会舒展开,羽状复叶,即叶的末端由3片小叶组成一束叶,两侧又各有一束叶,两侧的每一束叶通常情况下由4片小叶组成,中部的复叶,末端的3片小叶不变;
叶长20~24厘米,小叶有椭圆形、狭卵形、被针形等,叶端长而尖,全缘微波,叶缘密生白色骨质细齿,叶面有黄绿色、绿色和深绿色等,叶背多粉绿色,有毛或无毛。
芍药的叶也具有观赏价值,“红灯烁烁绿盘龙”中“绿盘龙”就是对叶的赞美,因此也可作为观叶植物。
扩展资料:
分株时细心挖起肉质根,尽量减少伤根,挖起后,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处,用手或利刀顺自然缝隙处劈分一般每株可分3~5个子株,每子株带3~5个或2~3个芽;
母株少而栽植任务大时,每子株也可带1~2芽,不过恢复生长要慢些,分株时粗根要予以保留。若土壤潮湿,芍药根脆易折,可先晾一天再分,分后稍加阴干,蘸以含有养分的泥浆即可栽植。
在园林绿地中,芍药栽植多年,长势渐弱急待分栽,又不能因繁殖影响花期时游人观赏,可用就地分株的方法。
四、芍药、白芍、赤芍都是什么
芍药自古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现在也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与西方情人节的玫瑰地位平等。 药用价值 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鲜脆多汁,入药,赤芍、白芍是加工方法不同。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芍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