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植物墙上的植物进行修剪
一、如何对植物墙上的植物进行修剪
无论室内还是室外植物墙,植物修剪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修剪在植物墙维护中尝尝被忽视或操作不正确,适度与适时修剪,可以塑造植物墙优美的形态,同时可以防止上层植物生长过快导致下层植物光线的遮挡。 修剪的方式及方法主要基于植物自身的特点,包括疏枝、缩剪、塑形等。首先对遮挡其他植物光线的多余枝叶进行修剪,其次是黄叶以及发育不良的枝叶,过大、过重的枝叶。修剪后将植物墙上已死亡或影响美观的植物及时更换、之后对整面植物墙再次进行检查,保证植物墙的美观性。
植物的枝条具有顶端优势的特性,所以茎的生长会一直向上快速蹿升而迅速猛烈的生长。一些生长势强劲的植物,在春夏期间特别容易因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常会让新梢快速抽长而造成枝条此起彼落的现象,使疏密不均极为杂乱,为此进行定期剪枝裁梢的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因顶梢继续抽长所造成养分的浪费,并解决树形紊乱的情形。 修剪植物的方式有二种:
一、一般的修剪方式
1、截短修剪: 在枝条顶部留数芽而剪去顶端,破坏该枝条的顶端优势,刺激侧芽形成侧枝,这样在修剪后可形成新的植株。
2、疏枝修剪: 从枝条根部完全剪去,使养分集中在有用枝条上,修剪后树冠空间增大,透光性更好,更有利于开花结果。
二、特殊的修剪方式
1、摘心: 摘除新枝顶端,促使侧枝发生,增加开花的数目。植物若仅有单干茎,不易发生侧芽者(例如鸡冠花、南洋杉)应避免摘心。
2、摘芽:把侧芽除去,只保留顶芽,可促使主枝伸长。植物开花于主枝先端(例如菊花、康乃馨),将侧芽摘除,可使花朵变大。
3、摘蕾:摘除部分未开花的花蕾,可促使其他花蕾生长。如一串红,可将顶蕾摘除,促进侧枝花蕾生长开花。
4、摘花:花朵开花后,由于消耗水分、养分极大,若不留收种子,此时应摘除谢花及残花,这样可恢复植株生机或促使其他花蕾继续生长。
5、剪根:适当的剪根,可使植株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渐减,这样抑制枝叶抽长生长,促使花蕾形成。盆栽植物换盆时,剪除部分粗根,可促进须根发生。
6、拉枝:将强势、直立的徒长枝向下拉使其弯曲,脱离原直立的方向,谓之拉枝。拉枝可抑制枝条继续抽长生长,控制养分的流通,有促使花芽形成之效果。
7、更新修剪: 在植株老化、生长减弱时,可采取最大强度的修剪方法,此时可剪除大部分的枝叶,只保留主干和主枝,重新培育新萌芽的枝条,以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
适合美容修剪的季节
1、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 秋冬季生长停止期修剪,通常可进行较大规模的强剪,尤其是落叶性植物,但仍不宜超过全株枝叶量的三分之一。
2、生长期修剪(夏季修剪): 在植物生长期只适合小幅度修剪,可避免枝条浪费性消耗生长,例如摘心、摘芽、摘蔓、去除抽长枝等 。
3、日常性修剪: 病虫枝、枯枝及枯叶可随时给予修剪。
4、观果或果树植物种类: 应避免在花芽形成的季节大量修剪,以免来年不开花结果,影响观赏或采收。
二、园林绿化应注意哪些问题
美化环境
· 提高都市设计的美感,营造一个更舒适、有生气的都市景致。
· 翠绿的植物在视觉上可把建筑物分隔,并可界定出连绵不断的景物,形成一条充满趣味的观景廊。绿化缓冲区也可隔开难看的景物,缓和四周杂乱及受破坏的环境。
· 绿化可加强都市景致的空间感,在虚实之间作出平衡,形成视觉对比。
· 花草树木可反映季节的转变,令都市景致更悦目宜人,都市生活更多姿多彩。
· 绿化的功能之一是作为「市肺」,提供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舒解和调剂。
· 园景土堤可作为一种交通噪音缓解措施。
· 沿主要公路建造不同的园景,可纾缓过于单调的沿途景色,亦可减弱刺眼阳光的影响,改善交通安全。
改善自然生态
· 草木可遮挡阳光和强风、吸收热力、降低硬建设面温度、提高湿度等等,从而改善都市的微气候。
· 草木可抑制空气中的飘尘和抵消环境污染物的影响。植物吸入二氧化碳,增加空气的含氧量,有助分解车辆和工业活动所排放的有毒气体。
· 植被可作为流量均衡水库,雨季期间留住雨水,旱季才释出水份,有助纾缓泥土冲蚀的情况,巩固斜坡。
· 栽种适当的本地树木和植物,可为野生生物(如昆虫和雀鸟)提供食物和栖息处,有助保育区内的自然生态和野生生物。
三、园林植物为什么修剪?
修剪才会长的整齐,长的漂亮。
四、园林绿化中怎样养护树木
园林绿化养护树木:
灌溉排涝:在种植施工时作好排水沟,养护中更要作好排水防涝工作。
中耕除草:及时除草、中耕,提高土壤透气性,对苗木生长很重要。
施肥:根据土壤状况,树木生长需要,及时补充树木生长所需氮肥,开花结果所需的磷、钾肥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整形修剪 : 休眠期修剪可增强树木顶端优势,减少分枝,促进营养生长;生长期修剪则对生长有促进作用。整形修剪的形式根据不同树种、不同分枝习性而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防护,比如防风防汛 ,防寒防冻、防日灼,及时处理衰弱树木,伐、挖死树,并做好记录,树木倾斜及时扶正加固,洗尘,看管、巡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