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莲能放在卧室吗
马蹄莲能放在卧室吗
马蹄莲是一种宛如马蹄,形状奇特的花束,有着淡淡的好闻的香气,它的花语是爱无止境,象征着慢慢的温馨的浪漫爱意。马蹄莲宜栽种,且外形雅致,是一种稀松平常的室内花卉。马蹄莲的确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而且味道清新怡然,非常受用户欢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适宜放在卧室的。但是马蹄莲虽然拥有众多优势,但是马蹄莲能放在卧室吗? 一、形态特征 马蹄莲为盆栽观叶兼观花花卉,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盆栽时,宜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并施足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饼肥、猪厩肥为好。于早春第一次开花后(或秋季),挖取母株根茎四周萌发的芽球,单独栽入盆中。栽好后,浇足水,放遮荫处,保持盆土湿润。出芽后移至荫棚下、有散射光处养护,注意不要直接日晒,也不可全部蔽荫。除栽植前施基肥外,生长期内,每隔20天左右追施一次液肥。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水,生长旺季可每隔10天左右增施一次氮磷钾混合的稀薄液肥。施肥时切忌将肥水浇入叶鞘内,以免引起腐烂。 马蹄莲始花于春节,3~4月为开花盛期,花谢后应及时剪去残花和花葶,以免消耗养分。花可延续到5月份。如果不让马蹄莲休眠,可于6月下旬将其旋转到完全遮荫且通风极好的地方养护。每天中午、下午都要向地面喷水2~3次,以降低温度,在白天气温不超过30℃的情况下,马蹄莲仍可继续开花。在雨量与气温适应的地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有旱季的地方是落叶植物。可长到一至二米半高。地下具有根状茎,心状卵形叶子基生;初夏抽肉穗花序,外面有漏斗状白色或乳色的佛焰苞,形状似花冠,很美丽。 二、马蹄莲的作用 1、很多人都知道马蹄莲是一种花卉植物,很多人结婚的时候选择马蹄莲,这样就有百年好合之意,马蹄莲的花语是特辊吉祥的,马蹄莲的花色很多,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黄色的,也有银星色的,也有一些是紫斑色的,特别的漂亮,一般的马蹄莲花色都是白色的为主,所以说在婚礼上使用白色的马蹄莲是最合适的。 2、马蹄莲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都有分布,马蹄莲可药用,马蹄莲的功效与作用就是清热解毒,还可以治烫伤,一般是用新鲜的马蹄莲的块茎捣烂以后再外敷在病处即可。马蹄莲还可以用来预防破伤风,也是外用,把马蹄莲块茎捣烂以后再外敷在伤处即可。 3、马蹄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园林价值和药用价值上,马蹄莲花朵美丽,春秋两季开花,单花期特别长,是装饰客厅、书房的良好的盆栽花卉,也是切花,花束、花篮的理想材料;同时它还能够治疗烫伤,预防破伤风,在创伤处,用马蹄莲块茎捣烂外敷又有一定的作用。 三、马蹄莲能放在卧室养吗 马蹄莲能放在卧室吗?想必很多人都对这些问题有所不解。马蹄莲看似外表美观,而且看上去也无毒无害,为什么就不能放在卧室呢?马蹄莲的块茎有毒,如果误食是会引发昏迷中毒现象的,严重者甚至致死。其实只要不食用马蹄莲是不会有事的。马蹄莲不能放在卧室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马蹄莲并不会散发有毒气体,只是其块茎有毒而已。最好是不要放在小孩容易接触的地方,以免小孩误食引起中毒。 马蹄莲全草皆有毒,含有大量的草本钙结晶和生物碱,人体误食后会导致呕吐、轻微的头痛、中毒等。但是仅仅是食用后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作为观赏植物放置在室内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因此有小孩的家庭一定要注意马蹄莲盆栽的放置,预防小孩误食马蹄莲造成中毒等后果。普通的家庭大可不必担心马蹄莲放置在家中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不食用就不会产生任何不好的作用。 总之,从以上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马蹄莲虽然对于食用而言有毒,但本身并不释放出带毒的气体,是可以放在室内观赏的。不仅如此,马蹄莲象征着纯洁高贵、忠贞不渝,放在卧室更能使夫妻感情加深,增添浪漫情绪呢。
剪纸的手法
剪纸的方法与步骤
1.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
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
2.构图造型图案化
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
3.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
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因此,就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要求抓注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形体要突出,形成朴实、大方的优美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节奏感。
4.色彩单纯、明快
剪纸的色彩要求在简中求繁,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同时还要注意用色的比例。如用一个为主的颜色形成主调时,其他颜色在对比度上可以程度不同地减弱。有时碰到各种颜色并置起来,稍有生硬的感觉时,则把它们分别套入黑色。金色剪成的主稿里,即可获得协调、明快的感觉。
5.刀法要”稳、准、巧”
民间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是由于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的,如张永寿创作的“百菊图”,许多地方都是运用刀法的技巧。例如刻一种“罗汉须”的菊花,由于它初开时是直瓣,盛开时就卷曲,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花,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殊异、风味别致的菊花。
如果刻一种叫“鹭鸶羽”的菊花,由于它开花时一瓣套着一瓣,一瓣勾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连,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的粗细、大小才能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
当同时刻制数量比较多的剪纸时,在刀法的运用上,要切不要划,切出来的剪纸比划出来的剪纸要显得厚实。用刀时必须要像手拿钢锯一样,上、下来回切动,用力要刚劲、均匀,否则,刀在千里就会失去灵活性。注意不要左右来回摆动,握刀上下必须垂直,刻出的剪纸才会准确。在剪纸时,下刀和起刀必须做到准,特别是在刀与刀们连接的地方,说下就下,说起就起,否则,线条就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剪纸撕坏。
这里的“巧”主要是指运用巧刀刻出的“锯齿”和”月牙儿”。这是剪纸刀法中很重要的两种刀法。这两种刀法运用得恰当,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
下面具体谈一下这两种刀法的运用。
“锯齿”是作者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纸和刀的切割移动而自然产生的,它利用锯齿的长短、疏密、曲直,刚柔,钝锐的变比,结合不同物象的特征,表现它的质感、量感、结构等。
刻植物时,柔和的锯齿纹可以表现它的花果,坚硬的锯齿纹可以表现树的叶子和茎的针刺、毛绒。
刻动物时,细密的锯齿纹可以表现软软的绒毛,刚健的锯齿纹可以表现硬实的鬃毛,圆实半弧形的锯齿纹可以表现禽鸟、鱼虫的羽毛和鳞。
刻人物时,用跳动的锯齿纹可以表现活动的眉毛,胡子,头发,用修长丰润的锯齿纹可以表现小孩丰满的肌肤。
“月牙儿”也是剪刻时自然产生的各种弧形装饰,它以阴刻为主,主要表现人物的衣纹,或破坏大块黑的面积,根据个同物象的特征,形状,可长可短,可宽可窄,可曲可直,能变化出各种不同的类型。
“锯齿”和“月牙儿”这两种形式也往往不同一张剪纸画面中交错运用,使得层次更加分明和富有变化。
从南北朝时期的“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剪纸技法中的锯齿和月牙儿的萌芽出现,经过于百年的历史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巳成为一种装饰图案的规律被人们所喜爱和运用。
民间剪纸的刀法形式除“锯齿”和“月牙儿”之外,还有诸如花朵、涡纹、云纹和水纹等。
用途分类
从具体用途看大致可分四类:
一、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门笺;
二、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
三、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如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带花;
四、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包袱、围兜、头巾等。
▲窗花
用于在贴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以北方为普遍,北方农家窗户多是木格窗,有竖格、方格或带有几何形花格,上面张糊一层洁白的“皮纸”,逢年过节便更换窗纸并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窗花的形式有装饰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折枝团花,更有自由的各式适合花样,如动物、花草、人物,还有连续成套的戏文或传说故事窗花。总之适应不同形状的窗格作成不同的布置。有一种布置较特别,即跨越窗格的窗花,在山东民间称作“窗越”。
▲喜花
婚嫁喜庆时装点各种器物用吕和室内陈设用的剪纸。一般是将剪纸摆衬在茶具、皂盒、面盆等日用品上,有贴在梳妆镜上。喜花图案题材多是强调吉祥如意、喜气洋洋的寓意。色彩为大红。外形样式有圆形、方形、菱花形、桃形、石榴形等,配置以各种吉祥的纹样如龙凤、鸳鸯、喜鹊、花草、牡丹等。构图布局有“花中套花”的方法。
▲礼花
摆附在糕饼、寿面、鸡蛋等礼品上的剪纸。在广东潮州一带称作“糕饼花”、“果花”,浙江平阳一带称作“圈盆花”。礼花题材多取吉祥喜气的图案。在山东为庆贺生子的“喜蛋”上贴剪纸,或将蛋染红露出白色花纹。在福建农村互相馈赠寿礼用乌龟图案以象征长寿。有龟形糕饼,也有龟形剪纸。
▲鞋花
用作布鞋鞋面刺绣底样的剪纸。其形式一般有三,一是剪成小团花或小散花,绣于鞋头,称“鞋头花”,二是适合着鞋面的形状剪成月牙形,称“鞋头花”,三是由鞋头花的两端延伸而至鞋帮,称“鞋帮花”。另外还有一种“鞋底花”,旧时多用于“寿鞋”。或绣于布袜底上。鞋花布局一般多疏朗,题材有花草、小鸟等。有的鞋花在局部剪开而不镂空,此称“暗刀”,是绣花时套针换色的依据所在。
▲门笺
又称“挂笺”、“吊钱”、“红笺”、“喜笺”“门彩”、“斋牒”。一般用于门楣上或堂屋的二梁上。其样式多为锦旗形,天头大、两边宽,下作流苏。多以红纸刻成,也有其它颜色的或套色的。图案多作几何纹或嵌以人物、花卉、龙凤及吉祥文字的,如“普天同庆”、“国泰民安”、“连年有余”、“风调雨顺”、“金玉满堂”、“喜鹊登梅”、“福、禄、寿、喜、财”、“五业兴旺”等。张贴时或一张一字、或一张一个内容,成套悬挂,一般以贴五张为多。贴门笺除有印春除旧之意外,也有祈福驱邪之意。
▲斗香花
一种套色剪纸,多用于祭祖祀神等民俗活动时的装饰用,旧时祭祀总要烧香,一般香作细条状,叫“线香”;也有粗条状并盘绕成各种花纹,其纹如篆字,旧称“香篆”。这种香篆均需覆斗形底座并有竹签支撑。在底座和撑架上便装点着彩色的剪纸,称“斗香花”。斗香花题材有人物和神仙(如八仙、和合、寿星)等吉祥图案。多以蜡光纸刻制,每套十张左右。
▲剪纸团花
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这种装饰格式在剪纸中尤能显示其优异性,由于纸张可折叠,如对角折叠二次、三次、四次不等,便可剪出四面均齐的团花。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剪纸,即为团花格式,如“对鸟团花”、“对猴团花”、“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菊花纹团花”。可见团花格式是剪纸中最为古老的格式。
▲剪纸旗幡
用于民俗活动中剪成旗幡形的剪纸。如民间重阳节时,以色纸剪成三角旗插在重阳糕上,非常好看。宋代浙江旧俗,如有病人,巫者执剪纸龙虎旗驱邪消灾。在丧礼中,送葬用的“花幡”也有用素纸剪成。剪纸花幡与佛教中引路菩萨所持幡状物相关;另在纪念逝者过周年时的斋事中也有剪纸而成的“招魂纸幡”,以及悬挂经堂梁上的“疏”(其形也类似于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