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植物墙需要怎么样养护
室内植物墙需要怎么样养护
植物墙系统一般包括基质、绿墙构件、水循环系统、植物等要素。基质、构件、水循环系统使用寿命一般5年至10年。植物的寿命则与品种、后期养护水平有关,一般为1年至3年。那么,植物墙后期养护的重要环节有哪些?
首先是浇水,干湿循环很重要,湿度过大,容易造成病害发生。其次是通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加绿墙周边空气流通和循环。第三是光照,尽量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光照,一般在1000勒克司以上。第四是修剪或控制生长,要保证绿墙后期效果,修剪过长的枝条是必须的,甚至可以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植物生长。当然前期一定要做实验,避免产生药害。第五是施肥,根据植物种类选择合适的肥料,观叶选择氮肥为主,观花磷钾肥为主。另外,确定好施肥周期,不易过多,避免植物过分生长。
立体绿化植物墙存在哪些问题
第一、根与冠的不协调
植物墙的植物由于脱离了地被环境,在立面空间生长,由于植物的载体与基质的特殊性,大多数的植物墙是不能像地被环境能够很好的满足根系的生长与发展,当植物的冠幅增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影响植物正常的代谢,所以需要通过选择优质的载体与基质,并通过修剪与营养等多方面管理。
第二、基质的板结与流失
基于植物墙的立体空间环境,水分的灌溉大多依靠流体力学,在植物墙多周期的浇灌后,对植物墙植物的基质的影响较大,一般采取水分直接浇灌基质的情况向,由于基质的不科学性很可能产生板结以及地表径流等现场,尤其是水分的冲刷,会带走较多基质中的水溶性物质,造成植物墙的隐患。所以在选择载体与基质的时候,要尤其注意科学性,如御华园植物墙的载体采取的是虹吸式的浇灌模式,对基质的板结与流失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第三、浇灌设备的老化
浇灌设备的问题是植物墙较为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质量相对不好的滴管设备以及滴管设备应用相对较多的植物墙系统,都容易出现问题,包含滴头的钙化堵塞、管路的破损、水压的不均衡等多种问题,选择适配的合理的滴灌设备是我们所应该注意的。
第四、灯具的色衰
大多室内植物墙需要照明设备的辅助补光,因为大多数室内的环境不能满足植物墙植物正常的生长所需,植物墙也由于结构以及植物的堆叠,着光度大大降低。随着时间的周期也使用频率,植物墙的灯具在后期个别会出现色衰,对植物墙的光线补充会大大减弱,需要在植物墙后期养护中重点注意并调整植物墙灯具的色衰问题,才能保障植物墙光照的满足。
第五、徒长
徒长是植物墙所存在的普遍现象,大多是因为光与水的不协调所至,在阴雨的室外或光照较弱的植物墙环境经常会出现徒长,如果不及时解决对植物的生理、景观状态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一般应采取修剪、营养以及控水补光通风等综合措施。
第六、病虫害的累计
植物墙由于自身植物墙的密集型,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远远大于常规园艺以及园林,大多数的病虫害一般不会在短期对植物造成很大的影响,往往是通过蓄积在某一种临界范围产生较大的问题,所以对植物墙的杀虫杀菌是一项重要工作。
第七、生长博弈
随着植物墙植物的生长,一些相对环境优良、代谢以及抗性较强的植物墙会相对较快的长高与长大,一般会造成与生长较慢以及抗性较弱的植物的生长博弈,如果不加以管理,往往会覆盖会侵略临近的植物墙,造成优胜略太的景观状况。对植物墙墙植物适度的修剪与更换是对生长博弈的较好办法,另外对水肥、光照的调控也是不可缺少的。